清代铜暖手炉怎么制成?

伏诗菡伏诗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铜暖手炉是由炉身、炉盖、提梁三部分组成。炉身为扁圆形或呈瓜棱形,上有镂空炉盖、炉柱和提梁,有的加装提柄。流行于北方。清张焘《津门杂记·器用》:“铜制圆面鼓腹之形,上有纽如合卺,中有孔数十,下有足二,可以置火贮炭,手暖炉也。”有小口、大口、有耳、无耳、单足、多足、双柄等多种样式。流行于我国南方。

清宫旧藏有一件铜鎏金镂空花卉纹手炉,圆唇口,扁鼓腹,圈足较低。炉盖面饰缠枝花卉纹,上有四个桃形钮。底有“嘉庆年制”刻款。这件手炉通体以铜镀金制胎,盖上为透空的四瓣桃形纽,纽以下为八瓣莲花式镂孔盖。炉腹为葵棱式,上下口沿为双层瓣,腹中部有八条弧形棱柱上下连接,柱间饰金黄釉地红彩和绿彩花蝶纹八组并填金线。

另外还藏有一件铜鎏金錾人物纹手炉,圆形唇口,扁鼓腹,圈足较高。足下附有四个小足。盖面以桃为中心饰花卉纹,上有二个桃形提钮。炉腹通体錾满人物纹、祥云纹、花卉纹等,底有“嘉庆御笔”“比德”刻款。这两件手炉小巧精致,色彩艳丽,盖面和腹面均錾刻有龙纹等吉祥图案和花纹,花纹美观流畅,造型典雅可爱,非常有趣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