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窑盘子的底款有哪些?

纪和远纪和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官窑盘子的款有青花款、红款、抹红款、抹金款、料款等,款字风格有的仿明代,有的是本朝风格。由于时间仓促,资料不足,有些问题如款字与器物的关系以及款字与器物的断代等问题,在此无法展开。文中所列款字多出自本人藏品,因收藏资料有限,不足之处请各位行家和同好指正。

一、仿明代款字

清早期官窑中有大量仿明代款字的器物,款字风格接近明代,难辨真伪,必须从器型、纹饰,特别是胎釉方面仔细甄别。仿明代款字有官窑款和民窑款两大类:

(一)仿明代官窑款。

这一类中清初有仿明永乐、宣德款的器物,器底款字风格和书写方法均接近明代款字,仿品多为五字楷书款,六字款较少。由于年代相近,胎釉接近,只从款字看不易区别。笔者藏有一对清初仿宣德款青花莲池鸳鸯纹盘,从款字看,与明宣德莲池鸳鸯纹瓷盘款字很难区分,但胎釉比明宣德相对要细密,盘底釉略显青色,款字书写比真品略拘谨,可资识别。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仿明永乐、宣德款者较多,尤以雍正、乾隆时多见,器物以仿明初青花为最佳,五彩次之。如笔者收藏的仿宣德青花菊花纹盘,青花发色艳丽,款字笔画清晰流畅,与真品相仿,其胎釉比清初仿永宣者更细密,接近永宣时代,青花晕散程度接近明永宣,为雍正仿宣德佳品,代表了雍正仿宣德青花的最高水平。仿制水平略次的永宣款者款字相对拘谨,青花发色、胎釉都与真品有差异。

(二)仿明民窑款字。

清初仿民窑款字的器物,常见的是仿“大明年造”四字黑釉款。“大明”两字上下排列居左,“年造”两字上下紧挨排列居右。款字略显呆板,笔画比清末仿明款字清楚一些。

二、清代本朝款字

清代本朝款字有仿宋体款字和楷书款字,在清初期、清末期存在仿宋体款字与楷书款字并存的时期。总体说来,清初期、中期楷书款字多于仿宋体款字;清中晚期(含道光朝)仿宋体款字多于楷书款字,但同治、光绪朝楷书款字有增多趋势。

(一)仿宋体款字。清康、雍、乾三朝仿宋体款字楷书书写为主,乾隆朝晚期,仿宋款字出现行书现象;嘉庆朝仿宋体款字楷书、行书并存;道光、同治、光绪三朝仿宋体款字,楷书书写基本代替了行书。

(二)楷书款字。清初楷书款字与仿宋体款字并存,书写风格有庄重感,笔画有力,横和竖交接处的折笔略微顿过一下。雍正朝和乾初楷书款字笔画相对清秀,行笔速度快。乾末至清末楷书款字多,出现行楷字,字迹显得飘,行笔轻快、书写流畅,横和竖交接处的折笔几乎没有顿过现象。慈禧太后做寿时的款字为行楷题写,笔画较粗,行笔缓慢、有力。清末楷书款字比清早期相对显得简单。

楷书款字中较特殊的是行楷款字,风格有的流畅,有的呆板。清初期至中期,行楷款字少见,中期以后行楷款字增多,至清末以行楷款字居多。清初至中期行楷款字(含仿宋体款字)以庄重为主,行笔缓慢、有力,中期以后行笔轻快、书写流畅。康熙朝行楷款字有楷书风格,书写相对庄重、严谨;雍正朝行楷款字庄重而流畅或庄重而拘谨;乾初行楷款字也庄重而流畅或庄重而拘谨;乾末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