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寿星澄泥砚价值高吗?
砚头是一方用澄泥制成的长方形砚池,砚身为一寿星,长髯飘然,手持如意,手杖上立一仙鹤,身骑乌龟,昂首大步前行。此砚造型生动,刻工细致,构思巧妙,寓长寿之意于砚中,为难得之佳品。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石质温润如玉,历寒冻不冰,贮水不涸,发墨而不损毫,它的特点是:胶着力强,不起星,色彩丰富,坚实耐磨,抚之润滑,叩之有声。澄泥砚有黑似漆、紫似粟、绿似玉、黄似金等颜色,花纹自然。上品御墨和澄泥砚使你书写时得心应手,其乐无穷。由于澄泥砚的材质非石非陶,而制作又非常考究,具有坚实、细润、平整光滑、色泽美观的特点,加之其制作过程中有烧炼的工序,所以它也别于其它石质砚和陶砚。因此,历来有“石砚易碎,陶砚滞笔,独司马越澄泥,不损笔,发墨而不损笔” 的说法。
古代澄泥砚制作工艺考究,工序繁多,主要工序有:淘洗、澄滤、发酵、制坯、阴干、雕刻、编号、焙烧、漂洗等。成品有的还经施釉,釉色有绿、黄、黑、白四个品级,其中尤以孩儿脸、绿狸皮、鳝血等为珍贵极品。澄泥砚制作工艺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以上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历经了漫长时期的变迁后,到元明清时期几近绝灭。据史书记载:澄泥砚自北魏(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末)到明代的千余年间,在山西南部的绛州、新绛等地一直是制作澄泥砚的中心。唐宋以前的砚材在选料和成型方面都是以取易加工成型和制作的便捷为主,而澄泥砚是采用当地黄河泥经过反复淘洗、过滤、沉淀、制坯、高温焙烧、打磨而成的,澄泥砚以其特殊工艺与石砚抗衡和共存。明代以后澄泥砚制作工艺一度失传,几近绝迹,民间时有仿制,终难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