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制陶紫砂壶价值多少?
周制紫砂壶,周制一般指周永年。清乾隆时人,字书樵。善制壶,有文人风,与陈鸿寿交善,每制壶,请曼生作书画镌其上,世称曼壶,并与杨彭年叔侄共事,亦有佳作,世称“三绝”。陶刻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已经在陶器上用彩绘、刻划的方法,表现各种图案。商周时代,制陶工艺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出现了釉陶和原始瓷器。
制陶的技术和装饰都有很大提高。但由于瓷器的发展,陶器被比它更加美观坚固、使用寿命更长的瓷器所代替。虽然唐宋以降仍有少量陶器烧造并有很高艺术水平,但已无大的发展。到了明清,紫砂陶艺脱颖而出,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紫砂陶从实用品转变为艺术品的最初动因便是陶刻装饰艺术的加入。紫砂陶艺是中国特有的工艺美术形式,集造型、文学、书法、篆刻、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于一身。从清初到晚清,是紫砂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继承前代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这在陶刻方面尤为突出。由于陈鸿寿(曼生)倡导的“壶随字贵,字依壶传”风气的盛行,并由杨彭年兄妹设计制作了18种款式的"曼生壶”等行为的推动,使得不少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参与了陶刻活动,为紫砂陶艺开辟了新径。陶刻艺术使紫砂陶艺在实用器皿上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