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哪个地方产铁吊灯?
铁吊灯是山西潞安府潞城县的特种手工艺品,产生年代不晚于清代,距今三百年以上。潞城位于山西东南部,北倚太行,南邻黄河,有丰富的生铁矿藏,是晋东南一带的铸造业中心。
山西潞安府潞城县古称涉县,明设漳南道治所于此,清乾隆年间析为潞城县,置直隶州治,属潞安府。清乾隆四年(1739)《潞安府志》记铁吊灯:其状有二,一以铁合铸成,大者径尺许,中设烛托,旁有六出筋,形制玲珑,一以铁皮卷成筒状,长五六寸,一端圆合如盏,供灯处也,一端平广有孔,穿绳系梁,则悬处也。
清同治五年(1866)《潞城县乡土志》有较详细记载:漳南铁吊灯重百数十斤有至二三百斤者。外设六棱,中作六空,上尖下圆。每空上设小圆眼,以承圆铁环,环大数寸,环内设盏。吊灯以小铁铸就成片,一片一片攒住焊成。其下用铁筒子一条作盏。下用铁钩一条挂梁上。其外画绿漆,又用朱笔绘以五色龙凤鸟兽花草人物。又有制就葫芦子灯。皆专以铸造为业。
铁吊灯制作工艺复杂,用料繁多。在二百多斤的铁吊灯上,一盏中空的圆眼,大有数寸者,“皆小铁片一一片攒住焊成”。而二百斤铁的吊灯,仅长五六寸,以铁皮卷成,可见焊缝之细密。所以制灯须由十数人协同完成。据老艺人介绍,制作铁吊灯共有十五六道工序,造型设计后制作成铜钱模子,再翻铸成铁模子,然后制灯开始。要“用烧红铁块,锻打铁片,拼攒打眼,烧蓝点钻,再将铁片一片片用铁丝攒成造型,又经过刷红丹漆、点金涂墨、描金绘彩,最后悬以绸布灯穗即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