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什么叫几冠?

董昌渊董昌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一开始疑惑了一下为什么是“几冠”而不是其他量词(比如“多少元”)——难道人民币不是以“张”为单位,而是以“冠”为单位么。 后来查询资料才了解到,“冠”其实是纸币的计量单位。而且这种计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套人民币的时候。

1948年12月发行5000元“新华钞”,因为面额太大,人民日常使用很不方便,于是第二年又发行了500元和100元的“新币”,这两种面值到至今还在流通,俗称“毛爷爷”和“大团结”。

这两兄弟虽然小面额,但是发行数量很大,所以在当时以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钞票一捆一捆地捆起来,十捆为一筒,一千筒为一麻袋——“五十万”就是这么来的。 而一万、一亿等比较大的金额单位,则是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的。其中2000元券(俗称“纺绣”)于1962年发行的,所以二版人民币简称“三冠”;而1000元券(俗称“大团结”)于1974年发行,所以二版人民币简称“六冠”;而三冠、六冠的称呼则一直沿用到现在。至于一版的“旧币”和后来的“币王”——第三套人民币中的2元人民币,它的简称就更有意思了,叫做“七冠”!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这个数字“7”的意义,在这里我顺便科普一下:在人民币的印制过程中,为了防伪,防止假币,钞票的正反面都需要印上数字的“冠字”和“号码”,而这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同且唯一的,用专业术语来说叫作“冠字群”和“号码段”,而一个“冠字群”或者“号码段”由同一个印刷机一次印刷而成,所以有“同一冠字群”“同一号码段”的说法。由于第二套人民币只有两个面额,每个面额各有一串数字组成,因此这一串数字只有七个,所以被称为“七冠”。 那么有人会问了,那“五冠”、“六冠”怎么解释呢?其实这个“五冠”、“六冠”并不是指某一整套货币,而是指某个时期发行的某一种币值的人民币,在印制上都有“五冠”或“六冠”特征的,称为“五冠币”或“六冠币”,如现在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的各枚硬币就是“四冠币”;而正在使用的第一套人民币的各枚纸币,由于时间久远,保存完好的人并不多,而能提供资料的照片也很模糊,因此关于“一冠”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钭正解钭正解优质答主

冠字号码是指印制人民币时给单张人民币的唯一编码,其作用是记录每张人民币纸张的发行批次和发行序列号,是每张人民币的编号,以便于发行银行管理和防伪及流通审计的需要。

为了区别发行批次,每一批次的冠字号以冠字来区分,冠字印在数字的前面。冠字由字母或字母加数字组成。一个冠字代表一个批次,批次不同,冠字也不同。为避免混淆,冠字一律采用大写拉丁字母,不使用大小写英文字母及其他文字的字母。

一个冠字用完后,第二个冠字为相邻字母。英文字母i、o和z不用作冠字,以防与数字1、0和2混淆。冠字和号码之间不用分隔符号,以便保持冠字号码字高一致,字面整洁美观。人民币冠字目前最多使用三个冠字,在三个冠字用完后,顺序使用一个阿拉伯数字,再用新的一批两个冠字。

目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100元2005年版,已使用24个冠字,第25个冠字为一位阿拉伯数字“1”,再用新的一批冠字“HD”,其冠字号码标注形式为“HD1XXX”,X为阿拉伯数字。随着人民币印制量的逐年增加,人民币冠字会不断增补,将依次使用“1”、“2”、“3”,直至阿拉伯数字“9”,再按顺序重新循环和新的一批冠字配合使用(与英文字母不同,“9”号冠字后面不是循环使用“A”,而是继续循环数字“1”)。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