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家协会是什么?
中国美术家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是由全国美术工作者组成的群众性艺术团体,由中央批准成立。 中国美协的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艺术的规律,发扬学术民主;贯彻“面向广大人民、扎根生活土壤”的创作导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它法律、法规;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事业;促进我国美术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培养艺术人才;开展国际间美术作品的交流;推动世界和平运动发展。
中国美协现有会员2900余人,均为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包括:著名美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活动家、美术编辑及美术教育工作者等。其入会条件、程序按中国美协章程办理。 各省市美术协会为中国美协的地方会员,接受中国美协的指导并对其负责。
目前,中国美协下设16个部门,分别为:办公室、创作管理部、人事部(同时兼合办《美术》杂志社)、展览部、对外联络部、画院工作部、《美术观察》编辑部、《美术报》编辑部、少儿艺教部、网络部、出版策划部、书画院工作部、宣传部、研究部、培训中心、《国家美术》编辑部。另设机关党委和中国美术学院分院。
木刻,是鲁迅先生最钟爱的革命艺术形式。木刻,也把一批批进步青年引向革命道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上海诞生的“中国左翼版画协会”,是我国革命美术初创时期的群众木刻团体,在“左联”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直接领导和鲁迅先生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1931 年8月17日,首次召开由40余人参加的规模盛大的成立大会。会议由鲁迅先生主持。木刻协会成员先后达300余人,骨干成员有江丰、力群、沃渣、罗清桢等。其成员除了进行木刻艺术创作以外,还先后筹办了“木刻之研究会”、“新兴艺术研究会”,举办木刻讲习班和木刻讲座,出版会刊《木刻创作版画》,编辑“木刻丛刊”。木刻研究会成立后创作了《失业工人》、《人丁兴旺》、《轰炸之后》等大量木刻作品。鲁迅先生还为《木刻纪程》一书亲自撰写了《记‘新兴木刻’》,对木刻协会的木刻作品给以很高评价。
抗战爆发后,不少木刻协会成员奔赴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对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事业产生了极大影响。据记载,建国以来,我国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著名美术家江丰就曾是“左联版画协会”最早的成员和积极创建人之一。他于1930年就参加了这个木刻团体。此后,1958年在广州成立“广东版画家协会”,1980年在北京成立“中国版画家协会”,可以说,都是从“左联版画协会”这个革命美术组织发展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