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山水画作品有哪些?
我比较喜欢宋元明清的山水画,所以以下列举的作品都属于这个时期的。 中国古代的绘画主要指的是山水画。《芥子园画传》中开卷语写到:“至若山之神气,山之姿态,非笔酣墨饱,淋漓挥洒,何以达其情状!”可见山水画在古人心中地位之高。 以下按朝代列举历代著名山水画家及其代表作。
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为题的山水画体现了文人归田隐逸的思想感情。
唐 王维 以诗画自居,有《辋川图》。他的画被看作是文人画的萌芽。
五代十国 周文矩(西蜀)《重屏会棋图》、《宫中图》 刘松年(南宋)《四景山水图》、《秋风纨扇图》 张择端(北宋)《清明上河图》 任仁发(元代)《山水楼阁图》
明 文徵明《太湖乐游图》、《渔父辞》 徐渭 《牡丹图》、《山水花卉图》 董其昌《江南春图》 清代
吴历 《秋山红树图》、《江村晚眺图》 恽寿平 《落花流水图》、《南山积翠图》 石涛 《庐山高图》 金农 《梅花书屋图》 黄鼎《山水清音图》、《黄山汤口图》 弘仁 《匡庐图》、《云起楼图》 八大山人 《千山红树图》、《竹鹤图》 渐江 《江山多娇图》、《万壑松风图》 马远 《踏雪寻梅图》 梁楷 《潇湘八景图》
中国山水画艺术经过长期发展,从表现内容到形式,形成了独特审美观。它将中国文学和哲学观念融汇在笔情墨韵中,以传达人的思想和情致为追求,达到主观与客观、精神与形体的高度统一。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性就是中国画区别于域外绘画及同西方现代抽象绘画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写意山水画代表作品主要有“宋画十三册”、牧溪《渔村夕照图》、倪云林《渔庄秋霁图》、徐渭《驴背吟诗图》、朱耷《古梅图》、吴昌硕《梅石图册》、傅抱石《丽人行》、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
宋画十三册为明人董其昌摹合辑册,其中山水十幅:赵幹江行初雪图;赵伯骕后赤壁图;赵伯骕水殿朝酣图;赵伯骕江山秋色图;燕文贵湖山春晓图;刘松年天女献花图;张戡雪江卖鱼图;张戡秋江待渡图;夏珪临江仙思图;马和之毛诗图;其余三幅为花鸟画:赵昌竹虫图;赵昌岁朝图;李安忠宫苑交梨。
牧溪《渔村夕照图》,绢本水墨。本幅原签题:“宋僧法常山阴渔隐图”。无款印。裱边旧题签:“宋牧溪渔乐卷。钤印“贞退审定”。
倪云林《渔庄秋霁图》,元代纸本水墨画卷。该画为1355年夏秋之间,倪瓒为陆元礼所作,取法董源、巨然笔意,以平远布局,写太湖风光,坡石遥岑、疏木杂树,一派萧条恬静,引人遐思。全幅用笔曲折宛转,挥洒如云,信笔挥写,随意点缀,而无不如意。画成之后,倪瓒题了自作诗,抒写自己清高的志趣。
徐渭《驴背吟诗图》,写一秃头老者,横坐于驴背上,手持缰绳,抬头仰望,若有所思,神态刻划生动,形象逼真。徐渭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他的画中往往有诗题。这幅画上面的题诗,就是他为这幅画而写的,诗的内容是说,他骑着瘦驴慢慢行吟,虽然没有五陵侠客那样豪华的气派,可是也没有落魄江湖的困窘,心情舒畅,悠闲自在。这幅画和他的题诗一样,都流露出一种超脱的感情。
朱耷《古梅图》,纸本水墨淡彩,纵162.5厘米,横46.1厘米。梅花是传统文人画的代表性题材,在文人画家笔下,梅花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朱耷的几组梅画,以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狂怪的笔墨、简洁的造型塑造出一种桀骜不逊的意象。在笔法与用墨上,朱耷以疏简老辣的笔法出之,淡中求浓,浓淡相宜。
吴昌硕《梅石图册》,设色纸本。他的绘画作品以花卉最多,笔墨淋漓酣畅,色彩浓丽热烈,造型古拙质朴,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和艺术的魅力。特别是牡丹,可以说是他的代表性题材,表现手法以“篆籀之气,入其画中”而形成自己独创的风格。
傅抱石《丽人行》,1954年作,中国画,纵107厘米,横108.5厘米,藏于中国美术馆。《丽人行》是杜甫的一首长篇古诗,描写杨氏兄妹三月三日在曲江池畔游春的盛大场面及其奢华生活,其中饱含杜甫“意态由来画不成”的深意。
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纸本设色,纵69厘米,横45.5厘米。传统山水多以留白,以白当黑,用墨色的黑和纸的白,突出空间、层次、体积等。但李可染不然,他以黑当黑,大胆地用黑、用重,层层渲染,使画面愈发沉郁凝重,深厚华滋。他的很多山水画都是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