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留声机吗?
有的呢, 最早在1923年上海就出现了最早的留声机, 由美国的宝岛唱片公司在华总代理。 这台留声机可以放大、录音和重现声音。
后来到了1934年,上海一家叫“胜利公司”的代理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olumbia Records)的产品,并引进了世界上第一条广播节目《音乐世界》。
同时他们引入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式唱机——电唱机(Electric Record Player),比索尼在1965年推出的第一代Walkman早了40多年。 而且电唱机还是连着的,不仅可以放唱片,还能录音! 当然,这时的电唱机十分昂贵,价格相当于现在的一辆汽车。
直到50年代后期,市场上才开始出现价格适中的磁带、磁带播放器和袖珍型收音机。 这些小巧便捷的家电产品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主流音响器材。 上图为当年上海的“哈勃”电器行里卖的电动唱机。
再到后来的1979年,广州也出现了一台叫做“雪花”牌的电子管收录机(下图),价格85元(相当于现在的1.3万元),这个价钱虽然贵了一些,但是体积小,质量好,音质不错,还带有遥控器,受到当时年轻人的热捧。
清末,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发展留声机民族工业的倡议,1913年,我国留声机制造业出现了一个高峰,许多民族企业家都纷纷生产留声机。1913年初,我国第一个民族资本唱片厂--上海中华唱片公司正式诞生。同年,天津和广州也出现了两家民族资本唱片厂。
当时北京留声机商行达到100余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前门外大栅栏路西的三庆阁商行。它于1912年创立,以“振兴国货,宏扬国粹”为旗号,专门经销和制作我国传统的民间说唱音乐,如单弦、大鼓、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等等。商行下设唱片厂一家,录音棚两处,雇用音乐艺人众多,并在广州、天津、济南、上海、长沙、汉口等地设有25家分公司,声势浩大,影响极广。
商行创始人朱树楠曾在唱片包装插页上写道:(大意)“留声学说始于德国,成于美国。其初仅能学鸟鸣虫唱,继又渐能记述人声,真巧夺天工,妙不可思议。我国人多好此新奇,然皆购用外货,以致国币外流,甚为可惜。闻近来有所谓法国公司者,以重金雇用我国说部名公,录音灌片,传播海外,于足下扬名固善,但与国脉民气何益?且外人录音时,专雇说部公人,任其自行说唱,不加干涉选择,其语句或有未便流传者,实有令人发指者。足下高名,岂宜与之混处……兹(三庆阁商行)拟聘请足下担任灌片,并附寄样片一盘,足下详看后即可作复……”
由上可知,20世纪20年代,留声机作为先进文化进入我国大陆初期,民族资本经营的唱片商行一方面与外国人争夺说唱音乐艺人,另一方面则对外国人雇用艺人灌制唱片行为感到愤恨,斥责其“与国脉民气何益”!商行对艺人的做法是“选择”其“语句”后再灌唱片,对艺人予以特殊优待。
1914年,我国还出现了一次唱片厂创建高潮。上海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群音社以及广州红棉唱片公司、香港东亚公司均开始生产唱片。当时,京津两地的说唱名家,如刘宝全、白云鹏、金万昌、荣蝶仙、小黑妞、白凤鸣等人都纷纷到上海或天津灌制唱片,使我国说唱音乐第一次由口头传播进入非直接接触性传播的“留声”阶段,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