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开采到几几年?
1996年开始,开始大开采,到现在2017年已开发40多年 。最早的是1871年开始开采,在密支那地区发现宝石级翡翠矿床。随后法国人在克钦邦地区开采,由于技术设备落后,只留下垃圾场一样的矿坑,后由战后美国兵重建采石厂进行开采,不过产量并不多。
六、七十年代,缅甸政府开放政策下,很多私人企业进入玉石行业,开始小量开采,主要是以原石毛料或成品销售到中国等地。随着需求增长很快,八十年代开始正规大厂建设,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九十年代进入鼎盛时期,现在逐渐转型为高端珠宝首饰加工制造基地。 目前主要的矿区集中在缅北克钦邦地区(以前叫寇钦邦),有莫桑矿、帕敢矿和孟拱矿等,这些矿山都属于私营企业,所有权属于华人企业家,由政府授权给这些企业开采。
据当地商人估计,仅克钦邦地区的翡翠矿产资源,尚有近四成未开发。掸邦也有少量翡翠矿点,但储量均不大。 除了传统的克钦邦地区,近年来在掸邦东部也发现有翡翠矿点,而且品质较高,但尚未大规模开采。
据初步估算,目前缅甸翡翠矿源地约有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翡翠储量,但以目前缅甸每年的开采规模,该地的翡翠将在10到15年内采完。
有媒体分析称,按照该推算,缅甸翡翠将于2020年采完,而目前有开采可能的只剩缅甸勐拱地区帕敢的一处山头。不过,该消息未得到证实。
另据有媒体报道,作为全球翡翠原料的唯一产地,缅甸政府近年来对翡翠矿产的管理趋于严格,2013年开始已对一些低产的翡翠矿坑实行关停。目前缅甸政府只对17个翡翠矿坑提供保产服务,其余20多个产矿已停止开采。缅甸政府每年从翡翠毛料的政府拍卖中收取30%的收益作为国家财政收入,近年来这些收入占政府收入比重越来越高(2010年前仅占财政收入1%,2013年达到8%)。缅甸政府计划于2015年全面终止翡翠毛料的私人交易,所有翡翠毛料必须进入政府的唯一拍卖渠道。
在翡翠矿山资源不断减少、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及政府税收政策不断趋紧的情况下,缅甸的翡翠开采将逐渐向大型集团化、高设备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