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会有棉筋?
翡翠里的纤维结构叫做“棉”,棉是天然结晶体,它的颜色有白色、灰白、浅黄等色,半透明至不透明,分布在翡翠的各部位(特别是抛光面),看起来象细小的云彩或丝绒状。 肉眼观察,“棉”呈无色或浅色团块,大小形状不等,分布无一定规律,但是比较分散,彼此不相连。用10倍放大镜观察,“棉”的纹理十分清晰,形状与大小较之肉眼观察要一致一些。 “棉”的形成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棉”是由翡翠形成的过程中融化的岩浆在冷却凝固时生成的一些细小结晶颗粒,这些晶体由于成分类似,排列无序,所以肉眼看上去像一团絮状物;另一种说法认为,“棉”是一种杂质,是在翡翠形成过程中混入的矿物成分,如云母、长石等,它们的晶体结构被破坏而变成了无规则的细小鳞片,经过抛光形成的反光点,犹如缕缕蚕丝夹杂于玉石之中。 对于“棉”的存在,行内人士对此已经接受了,并且认为这是评价翡翠质量的一个标准,即:“棉少者优,棉多者差”。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棉”是鉴别A、B货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是有些造假方法也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如果看到一件样品,除具有“棉”的特征外,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进行鉴定,判断其真伪。
我们称翡翠内部的白色不透明纤维状、柱粒状或团块状的包裹体为棉。棉对光线的透过能力差,呈散射或漫反射,往往成为裂纹形成的核心,降低了翡翠的综合质量。棉是由于翡翠中硬玉晶体间断开,而被一些与其颜色、折射率、密度等不同的其他杂质矿物、次生矿物或硬玉矿物等所代替而形成的。
常见的棉的类型有:
(1)石棉:组成棉的矿物成分是透辉石、阳起石、透闪石及绿泥石等。
(2)石花:为具有玻璃光泽的石英,因硬度很高,所以它周围常有裂纹形成。由于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较强,颜色又较浅,故在翡翠中常呈现闪烁状的星点。
(3)癣:也称黄癣、杂癣,为强黄色或褐黄色的团块状或饼状棉。这种棉的折射率及密度均小于硬玉。黄癣主要成分为角闪石,有时有绿帘石、硬玉等包裹。这种棉呈片状或饼状,常平行翡翠的柱晶生长方向产出。杂癣主要是硬玉矿物本身的次生变化产物,组成矿物为蛇纹石、绿泥石、透闪石、方解石、蛋白石及石英等。
(4)水棉:指无色透明的棉。
(5)青棉:青色棉。组成矿物为硬玉矿物的次生变化产物,为角闪石、钠铬辉石等。